用鏡頭看鳥事∕攝影師拍攝生態遇強震 鳥驚蛇現全入鏡

0403大地震發生當時,有多位鳥類攝影師在新北山區拍攝藍腹鷴生態,鏡頭詳實記錄藍腹鷴遭遇強震時的緊張尖叫模樣,就在強震後不久,現場竟出現一條他們從未看過的環紋赤蛇。到底是巧合?還是地震造成的現象?引發熱議,令人費解。

2024年4月3日上午7時58分的強烈大地震,震央在花蓮外海,規模7.2,深度只有15公里,屬淺層地震,全台有感,餘震不斷,花蓮驚傳多人傷亡,並有大樓倒塌,蘇花公路和中橫公路多處崩塌,災情慘重。

就在當時,多位攝影師正在新北市坪林鳥區拍攝藍腹鷴(Swinhoe’s Pheasant),因事先毫無徵兆,突如其來的天搖地動,現場一隻公藍腹鷴正展翅求偶,牠立即感受到強烈地震的威力,不斷發出尖銳急促的鳴叫聲,攝影師和鳥友們也深感震撼與不安。


▲新北山區的藍腹鷴。(圖∕周俊雄攝)

資深攝影師陳承光和吳楊欽,都驚覺到這起地震威力不小,立即環顧周邊的山林,確認並無高聳的山壁,應該沒有崩塌或落石傷人的危機,才漸感安心。但因,震度非同小可,猜測震央附近必有災情。

那隻受到驚嚇的藍腹鷴,在地震前正習慣性地奮力振翅,揚起不少落葉,但一遇到強烈大地震,立刻發出急促的驚叫聲,震前震後形成強烈的對比,那模樣全都被拍攝下來。

強震過後,隨後出場的其他雌雄藍腹鷴,基本上並沒有什麼異樣。另有兩隻竹雞一如往常地漫步覓食;還有一對小彎嘴忙著撿拾樹葉細枝,在矮樹上忙著築巢,看來似乎不受地震影響。


▲竹雞漫步覓食,小彎嘴忙著築巢。(圖∕周俊雄攝)

尤其特別的是,幾分鐘後,突然出現一條眾人從未看過的環紋赤蛇(Sinomicrurus swinhoie),大家都十分驚訝。雖然牠只有二十幾公分長,乍看之下,活像一條紅蚯蚓,立即成為眾所注目的焦點。

那條蛇,頭上有一白色橫紋,是最易辨認的特徵。行進時微微吐信,黑色環紋明顯較棕色環紋窄,黑色環紋外緣有黃色細邊;白色的腹部,散佈著黑斑。雖然只是一條幼蛇,仍然讓人不敢大意,因為有仔蛇,附近可能就有大蛇。

環紋赤蛇分布在中國西南和中南部、印度、尼泊爾、緬甸,以及越南北部和南琉球群島都有。在台灣本島1,000公尺以下低海拔地區,環紋赤蛇喜歡棲息在林木底層、石縫和腐植堆裡,體長最大約100公分,毒性強,且極為少見,屬於第三級保育類野生動物。雖然牠的攻擊性弱,但因具神經性毒,看見牠時,仍須小心。

生態攝影師懷疑這條環紋赤蛇,可能受到「震」驚而爬出蛇洞,至於地棲性的藍腹鷴,確實是受到大地震驚嚇而大叫,但無法證明藍腹鷴有預知地震的能力。


▲環紋赤蛇極為少見。(圖∕周俊雄攝)

古今中外,在大地震等天災發生前,常有出現鳥獸異常騷動的傳聞,不少專家學者也曾進行調查並提出看法,不過,對於鳥獸是否比人類更加敏感,甚至能預知天災將至,提前緊急應變,並無定論。

例如,BBC報導,2004年,印度洋發生規模9.1海底大地震後,在高達9公尺海嘯襲擊前的幾分鐘或幾小時,一些動物似乎感受到警訊而產生躁動,大象或水牛往高處奔跑,紅鶴放棄低窪的築巢水域,小狗拒絕出門,這次南亞海嘯至少造成22.5萬人死亡,事後人們開始檢討印度洋沿岸海嘯警報設施嚴重缺乏和失效。專家研究認為,海嘯產生的獨特次聲波,會先於海嘯到達海岸。對於這種次聲波,動物比人類更敏感。

有些動物能夠感受地震來臨前的一瞬間,地面小震動和地表微小的坡度改變。觀測牠們的對應行為,可能具有警示作用。1923年,在日本東京發生大地震之前,池塘裡鯰魚反常躍出水面。1975年,中國遼寧海城發生地震之前,當地的蛇異常從洞穴爬出來。

但是,有關鳥類對於大地震的反應,雖然國外曾有出現某處大地震前大量鳥類騰空飛舞的報導,卻有部分被證實誤傳或是移花接木刻意誤導,研究也曾針對上萬隻鳥獸進行感應器追蹤,但也無法證明鳥獸可以預測地震。人們無法預知地震即將發生,因為地震前兆不能做到可靠的科學記錄,但是地震學家們,有時卻能經由動物異常行為,推測出可能即將發生的地震。(本文作者∕資深媒體工作者、專業鳥導暨宜蘭左岸藝廊藝術總監:周俊雄博士)

編輯:陳木隆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