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橫音樂節週週精彩 布農天籟唱響山林

記者陳立驌/高雄報導

「114年南橫音樂節-布農文化天籟之聲」今(24)日邁入第二週活動,再度於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青年活動中心登場,吸引不少民眾深入南橫山林,一邊享受自然美景,一邊沉浸於原住民族音樂與文化的魅力中。隨著週末假期展開,活動現場氣氛熱絡,不僅有動人樂聲,更有豐富的互動與文化體驗,讓音樂節成為結合藝術、生活與教育的多元平台。

本週活動延續首週的節奏與精神,主軸聚焦於布農族極具代表性的「八部合音」。這項傳承自布農族祖先的聲音藝術,以其複雜且協和的多聲部結構,長年來被譽為世界少數仍保有自然多聲部和聲傳統的音樂文化之一。活動以實地展演方式,讓參與者在山林環繞的自然場域中,親耳聆聽這來自山地部落的天籟之聲,也透過族人導覽講解,深入認識這項聲音藝術背後所承載的信仰、儀式與族群記憶。

▲活動特別安排文化說書人講解祭儀流程與傳統故事,讓參與者不再只是觀眾,而是文化的實際參與者。(圖/高雄桃源區公所提供)

此次音樂節不僅是聽覺饗宴,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。現場除設有音樂舞台,也同步規劃布農文化導覽與語言導聆活動,讓民眾在欣賞音樂的同時,理解布農族的歷史脈絡與生活智慧。活動團隊特別安排文化說書人講解祭儀流程與傳統故事,讓參與者不再只是觀眾,而是成為文化的實際參與者。

在地產業也因音樂節受惠。活動現場設有桃源區特色農產品展售攤位,來自高山的愛玉、青梅、原生山茶等在地特產吸引眾多遊客駐足品嘗,試吃後不少人直接掃貨打包作為伴手禮帶回。許多民眾更透過社群平台分享現場照片與心得,讓桃源山區的自然與人文風光在網路上擴散,成功提高地方能見度,也為當地產業注入新動能。

▲南橫音樂節期望打破文化距離,成為與民眾共同呼吸的生活片段。(圖/高雄桃源區公所提供)

「音樂是最直接的文化語言,這不只是表演,更是分享。」活動策劃團隊表示,南橫音樂節期望打破文化距離,讓原住民文化不再只是舞台上的展示品,而是成為與民眾共同呼吸的生活片段。透過連續多週的策劃與展演,讓民眾能逐步深入理解布農族文化,也為高雄山區注入豐厚的人文氣息。

接下來南橫音樂節還將持續進行至六月中旬,每週推出不同主題與演出內容,包含布農傳統樂舞、當代原住民音樂人現場演出、以及親子互動工作坊等,期望將山林與文化、音樂與教育緊密結合,打造全台獨具特色的原鄉音樂慶典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